- +86 755-86197650 +8615361568882
外贸企业倒闭潮不是坏事
部分低附加值外贸企业“倒闭潮”未必是坏事,可以倒逼产业转型
成本上涨压力虽大,但淘汰的是低附加值产能
广东、浙江、江苏、辽宁、四川、湖北六大出口强省的外贸情况调研显示,今年年初以来,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的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几重压力叠加将企业的出口成本推高了10至20个百分点,已经达到了中小外贸企业的临界点,部分企业出现亏损甚至倒闭,外贸企业“倒闭潮”或将再度来临。
但倒闭潮并不值得惊慌。我国外贸企业多是低附加值的廉价代工企业,让其在市场竞争中自然淘汰,有助于优化产能结构。数据显示,中国产品出口额虽已稳居世界第一,但所出口的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拥有自主品牌的不足10%。而2010年我国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1.47%,2011年1至2月,出口企业利润率进一步下降到1.44%。不少出口企业仅靠政府补贴存活。注册香港公司
“倒闭潮”只是短期阵痛,逼迫产业转型才是长期利好
随着各地上调最低工资水平以及中国人口拐点的到来,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供给的减少将会成为一种长期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外贸代工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创新是必然选择,但大多数企业往往安于现状,不会主动求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微博)曾表示£?“当今加工贸易的某些发展趋势似乎要将中国固定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低端而无法自拔。”
曾有人期待2008年的经济危机可以倒逼“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脱离低端加工贸易泥潭,但国家为了保出口,推行了调高出口退税等一系列鼓励政策,“经济回暖,订单一来,就没人再提转型升级的事了。”深圳一家代工企业负责人曾表示。企业没有把精力放在搞研发、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上,而是热衷价格战,陷入了激烈的同质化竞争。
中国经济的外贸依赖度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程度,到2008年时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80%,如此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转型需要一个契机。如今,多重压力下引发的外贸企业“倒闭潮”将倒逼产业转型,相对于长期利好,短期的阵痛是值得的。
靠外贸保增长是“丰收的贫困”,倒闭潮不会影响就业
靠外贸促增长其实是“丰收的贫困”,增量不增利
中国政府鼓励外贸加工行业主要出于两个目的,促增长和保就业,但目前来看,这两个功能都在打折。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即使是在2009年金融危机中,加工贸易顺差仍然保持在2646.4亿美元;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回暖,这一数据又增加到3229亿美元。而近10年来,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除了个别年份外,几乎均为逆差。
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曾表示,“不是简单地反映谁的顺差大,谁的获利就大。”加工贸易所产生的顺差,其真实收益是大打折扣的。按照原产地贸易统计方法,一部代工笔记本电脑出口到国外,算在中国头上的出口值是300-400美元,减去进口自美国的零部件成本约150美元,顺差大概在150-250美元,但由于加工行业过度依赖外资,落到中国的实际收益只有30-40美元。
数据显示,自2008年开始,加工贸易利用外资已连续数年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一半,目前的情况正是“顺差记在中国,利润落在欧美”。日本经济学家关志雄将中国加工制造业现状形容为“丰收的贫困”。可见,中国依靠外贸保增长其实是“增量不增利”。
“用工荒”已持续多年,外贸“保就业”功能越来越弱
东南沿海制造业“用工荒”多年前就已出现,而现在随着一些制造业的内迁,“用工荒”已经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传统的劳动力输出大省蔓延,出现了中西部与东部争抢农民工的现象。
注册香港公司认为加工外贸企业对廉价劳动力有着高度依赖性,但同时也受制于此,同质化竞争、缺乏技术含量导致的极低利润率,令其必须压低工人薪酬。但近年来随着通胀加剧,生活成本不断攀升,工人对薪资要求有了更高的预期,且新生代农民工不像他们的父辈们那样,甘于默默承受蓝领血汗工厂的压榨,他们对于工作有着较高的待遇要求以及多重选择,外贸企业低工资并不具备吸引力。
河北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认为,“用工荒实质上反映了我们的人民开始‘贵’起来,而企业却依然处在‘贱’的状态。”
出口补贴是在补贴国外消费者,同时降低了国内福利
补贴代工外贸企业其实是在补贴国外消费者
2010年我国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1.47%,不少出口企业仅靠政府补贴存活。出口补贴是指政府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出口产品提供财政资助、收入或价格支持等优惠待遇,单方面降低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让许多不具生存能力的外贸加工企业得以生存。
但是这种人为降低出口产品成本,令维持低价优势的做法,其实是在补贴国外的消费者。2009年经济危机期间,我国出口补贴高达6480亿元,这就相当于中国政府补贴外国消费者6480亿元。所以才会出现,国外的中国制造产品,在同等质量的前提下价格会比中国国内的产品价格还低10%-20%的现象。曾供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任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的哈继铭博士坦言:“中国的出口是在‘补贴’全球”。
如您有深圳香港公司注册、注册离岸公司、深圳公司注册相关疑问,可拔打「0755-86197650」 免费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