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 755-86197650 +8615361568882
阜阳2012年外贸经济逆势攀新高
2012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阜阳市委市政府继续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各地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大对进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帮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对外贸易取得骄人成绩。截至11月份,全市进出口总值突破10亿美元,达100701万美元,同比增长73.12%,增幅居全省第3位。其中,出口82533.2万美元,同比增长80.9%;进口18168.3万美元,同比增长44.7%。
创新求变开拓市场
近日,记者来到阜南县黄岗镇安徽华宇工艺品有限公司,只见仓库内摆放的各种柳编产品巧夺天工,美轮美奂,让人目不暇接。
“我们这里各种颜色的柳编产品都能找到。”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不断加剧的行业竞争压力,企业高薪聘请专业技师,主动与一些科研院所合作,不断在油漆工艺、产品样式、原料、编织技法等方面进行研发创新,独具创意的产品受到了国际市场的青睐。目前公司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前11月进出口额达1345万美元。
市商务局对外贸易科科长张剑泉介绍说,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鼓励支持下,阜阳市一批出口外向型企业积极应对市场,不断求新求变,通过产品和管理模式创新,逐步摆脱了出口初级产品、模仿生产外国产品的传统发展方式,走上了创新发展的快车道,推动全市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
来自阜阳海关的数据显示,2012年前11个月,全市有外贸实绩的企业共203家,同比增长26.1%。其中,进出口在100万美元至1000万美元之间的94家,超1000万美元的24家,超5000万美元的4家;新增外贸实绩企业68家,进出口值4.21亿美元。
六大产业齐头并进
“我们的薄荷加工产品主要销往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市场广阔,供不应求。”近日,记者到位于颍州区的安徽百富安香料有限公司采访,企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2年1-11月,公司进出口额达6483万美元,居全市对外进出口企业前列。
“薄荷加工业是阜阳市外贸产业中的翘楚,去年1-11月,仅薄荷醇一项产品进出口额就达16197万美元,增幅达29%。”张剑泉说,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促进外贸经济发展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阜阳市外贸企业异军突起,出口商品也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形成了薄荷加工业、人发制品业、服装类产业、芝麻类加工业、渔具生产业、编结品加工业等六大产业齐头并进的喜人局面。
目前六大产业出口额已占据阜阳市出口总值中的大部分份额。注册香港公司
2012年1-11月,阜阳市进出口商品主要有薄荷醇、圣诞用品、人发制品、柳编、家具等,其中出口商品前5名为薄荷醇、圣诞用品、人发制品、柳编、家具。
多措并举助力发展
发展对外贸易,是扩大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方面。2012年,为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阜阳市各级各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贸易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外贸产业发展导向;设立了外贸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由市财政每年注入资金300万元,引导、扶持外贸企业发展;做好阜阳口岸海铁联运,使进出口贸易更加便利;建立了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开展“重点外贸企业(项目)挂钩联系服务活动”,努力为外贸业发展提供政策、信息、市场等全方位服务。
与此同时,全力构建进出口孵化体系,着力孵化大型龙头企业、新的进出口企业、特色出口基地、名优出口品牌等,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能力。多项措施的叠加效应,推动了阜阳市对外贸易的快速成长。
记者了解到,新的一年里,阜阳市将继续培育大型外贸龙头企业,在金融融资、技术改造、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人才队伍等方面对龙头企业予以扶持;继续孵化新的进出口企业,加大建设特色出口基地的力度。同时,建立和完善出口品牌培育体系,全面提升出口产品的质量、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开拓多元化新市场,推动外贸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如您有深圳香港公司注册、注册离岸公司、深圳公司注册相关疑问,可拔打「0755-86197650」 免费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