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 755-86197650 +8615361568882
6.2%:去年外贸增长未能“保十”
海关总署昨日发布,2012年全年我国外贸增长6.2%,比2011年进出口增速回落16.3个百分点。外贸增幅并未“保10”。海关总署表示,这一增速在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当下,我国仍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在全球经济体中表现最好。分析认为,这说明“中国制造”仍存在较大优势。对2013年外贸形势预期,分析认为,2013年贸易形势虽然难以恢复危机前两位数的高速度增长,但可能会好于2012年。
外贸增长虽逊预期在全球份额仍保持上升
昨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比2011年进出口增速回落16.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0498.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扩大48.1%。
“2012年,进出口增速呈现缓中趋稳的态势,表现在进出口规模逐季环比增长,增速在三季度探底后回升。”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综合司司长郑跃声表示,去年一至四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速分别为7.3%、8.5%、3%和6.3%。
无论是季度数据还是年度数据,都低于年初预计10%的增长目标。“除2001年、2009年外,外贸全年6.2%的增长是最低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介绍。
对此,郑跃声解释,2012年,欧美日经济萎缩导致外需的疲软、订单的下降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等外部因素,国内生产成本的上涨导致出口竞争优势减弱以及内需走弱造成进口的动力不足等内部因素,导致2012年全年外贸预期低于去年。
据了解,从去年6月开始,海关总署每个月随机抽取2000家出口企业,从6-12月份的调查数据来看,每个月都有近一半以上的出口企业反映其出口订单较2011年的同期在减少;有七成左右的企业反映2012年的生产综合成本比较2011年同期在上涨,企业经营的综合成本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
“2012年,如果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我国实际进出口的物量仅增长了5.7%,这比2011年回落了5.9个百分点。”郑跃声表示。
不过,在同其他经济体进行横向比较时,形势相对乐观。郑跃声解释,与我国全年6.2%的增速相比,2012年前10个月,日本的进出口仅仅增长了1.1%,欧盟下降2.1%,美国增长了4.2%。“我国2012年的进出口表现,可以说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是表现最好的。”
梅新育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我国贸易在全球份额保持上升,从本质上看,主要是因为"中国制造"在全球仍占有较大优势。”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春顶告诉南方日报记者,除此之外,2012年尤其是下半年我国出台包括贸易便利化、信贷、保险等方面的促进政策,都有助于我国在全球市场保持份额。注册英国公司
外部不利因素仍存在今年形势或略好于去年
对于2013年外贸形势,郑跃声表示,“我国外贸有望进一步回暖,预计2013年全国外贸进出口的增速可能会略好于2012年。”
郑跃声介绍,2013年,制约我国外贸增长的外部不利因素在2013年仍然存在,包括全球经济复苏的动力不足,外需难以有效好转,国内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导致竞争优势的削弱,企业的订单不足,加上种类繁多的贸易保护主义,这都将进一步恶化企业2013年对外贸易的外部环境。
“同时我们更要看到一些有利的因素、一些积极的变化。”郑跃声列举,国际上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刺激政策可能将使世界经济增速停止下滑,国内各项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效果也会逐步加以释放。
让其作出上述判断的依据中,通过对两千家企业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我国出口经理人的指数为34.2%,较11月份提升了2.1个点。这是自去年6月以来指数的首次回升。
“出口企业的信心增强、订单回升和成本下降,由此预示着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可能会有所好转。”郑跃声表示。
李春顶对此并不乐观。他认为,2013年面临的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其中,美国方面虽然达成对财政悬崖的协议,但这个协议并未完全解除财政悬崖的威胁,再加上其“实体回归”战略,都对我国出口产生重要危机;而我国同新兴经济体间贸易虽然取得较大增长,但总体份额较小,较难拉动整体贸易的增长。
“不过,包括美国启动新一轮量化政策、日本的宽松货币政策等,将弱化世界经济增速减缓的趋势;我国去年出台的贸易促进政策,也将在明年发挥作用。”李春顶补充,虽然2013年难以恢复危机前高速度的增长,但可能要好于2012年。
贸易摩擦形势严峻须建立应对机制
数据显示,我国出口在2012年遭遇到了72起贸易调查,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都在抬头。
“目前,在全球的主要经济体当中,应当说我国的外贸出口是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最为严重的。”郑跃声表示,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也在频频效仿,贸易壁垒层出不穷、花样翻新,涉及的产业在不断扩大,这使我国面对的国际贸易环境也趋于恶化。
梅新育表示,“另外,包括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也开始针对我国多个行业发起贸易保护主义,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我国遭遇贸易摩擦较多,最本质原因是我国在进出口贸易中存在较大贸易顺差。”李春顶则向记者解释,“从短期来看,政府应该加强贸易摩擦的预警机制,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国际规则的普及,并逐渐建立应对贸易救济体制。”
不过,在李春顶看来,最本质的解决方法是保持贸易平衡。“从目前来看,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将进口提到和出口同样重要的位置,并提倡发达国家放开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增加我国进口。”
焦点
去年广东外贸总值全国第一
海关总署昨日发布数据,2012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继续位居全国第一,为9838.2亿美元,增长7.7%,占我外贸总值的25.4%。有专家测算,作为国内经济、出口双料第一大省,广东外贸对外依存度高达123%,对我国外贸形势影响巨大。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12年,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山东、福建等7个省市合计的进出口总值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79.9%,比上年回落了1.6个百分点。而同期中西部地区的进出口值所占的比重在明显提高,其中重庆、河南、贵州、云南、安徽、广西、四川等7个省市外贸增速都在23%以上,这些省市合计进出口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6.7%,提升了1.6个百分点。而沿海七省所占比重下降了1.6个点。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表示,广东等7个省市的对外贸易在全国进出口总值中的比重在下降,而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表现活跃。
不过,在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春顶看来,虽然中部、西部部分城市2012年外贸增长取得较快增长,但总体份额较小,沿海七省仍然是我国外贸增长的主要板块。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测算,广东贸易对外依存度高达123%,仅次于香港、上海、台湾地区,再加上广东在我国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在面临外需下降时,广东方面自然面临更大压力。
梅新育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广东省之所以在危机中仍能保持第一的位次,与广东省加快转型升级力度,加强与周边省份的合作是分不开的。
如您有深圳香港公司注册、注册离岸公司、深圳公司注册相关疑问,可拔打「0755-86197650」 免费咨询。 |